店宝宝:个性化定制与薄利多销悖论,C2M产品的尴尬定位

在移动互联网存量竞争时代,随着平台流量获取成本的不断加大,电商巨头们更加注重下沉市场的流量挖掘,电商的战场也转移到了产业链,C2M的电商模式也逐渐被推到了大众面前。

C2M的电商模式对于C端用户来说,已经并不陌生。比如“全网最低价”的电商直播、阿里的淘宝特价版和京东的“京喜”,都是以C2M为核心,拼多多能在下沉市场快速杀出,也少不了C2M的助力。

个性化定制是内核,消费者喜欢什么厂家就生产什么,这是C2M最终呈现的状态,然而当下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C2M平台出现。

如今最接近C2M的是直播电商,特别是头部主播,其选品依据的就是洞察用户需求。然后和厂家合作做直销,做的是走量的生意,可以理解为批量大促销。撬动用户购买需求的还是价格优势,跟个性化并未太大的关系。

当下大多数平台的C2M都是基于大数据找到工厂能够生产的共性需求,然后美名其曰为个性化定制。亦或者直接以低价销售,来帮助平台打开下沉市场,比如进攻拼多多腹地的淘宝特价版和京东京喜,其部分C2M产品直接抛弃了个性化需求。

个性化定制,在传统观念里属于溢价消费。为了满足小众需求,需要从设计到生产进行全作业链的升级改造,成本增加。比如服装定制,其样衣并不符合所有消费者的体型,无法规模化生产就不能降低成本。

要想达到真正意义上的C2M,需要平台整合上游产业链,把个性化产品让工厂分工制造,以此来减轻工厂的生产压力,比如拼多多的“新品牌计划”和阿里的C2M数字智造系统。产业链一旦打通,只要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求,溢价购买也将成为常态。

理想很丰富,现实却很骨感,要想达到真正意义上的C2M,电商平台的阻力重重,不可能一蹴而成。

C2M的产业链一旦被整合,一件商品的设计、生产、售卖乃至支付都掌握在电商平台手中。厂家的话语权被削弱,利润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压缩,淘宝与店铺之间的关系变化就是最好的例子。

打个比方,厂家为了获得新订单的制造权,自然需要竞争,而平台为了保证“公平性”让厂家自由(降价)竞争,亦或者谁的“会费”交的多,谁有优先选择权。命脉全掌握在他人手中的厂家,势必会联合抗争来达到平台让步的局面,亦或者将风险转嫁给更弱势的用户,降低产品的质量。

同时,C2M满足了用户的需求自然也就压缩了品牌的市场份额,也将遭到品牌在产业链上的堵截。

阿里的C2M数字智造系统在准入上有明确要求,厂家需要具备优质工厂生产能力,拼多多的“新品牌计划”甚至还要求厂家在区域市场具有强竞争力。在C2M萌芽阶段,优质产业链大都掌握在品牌手中。不过C2M已经成为了趋势,利益越大难度越大,至于电商平台如何与厂家和品牌协调利益,是需要长期磨合周旋的事情。

不过,对于消费者而言,集能的C2M产业链将为其带来更好的购物体验。在消费需求日益多样化、品质化与个性化的趋势下,个性化新产品的出现在为平台提供新消费需求的同时,也将助力电商平台走向下沉市场。在马太效应下,谁能率先整合产业链,就能在下沉市场打开辟存量市场时代的新蓝海。